廣西合浦縣偉恒糖業有限公司 DEGASDQ 21-014
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信息公開表
用人單位信息
|
用人單位
名稱
|
廣西合浦縣偉恒糖業有限公司
|
受理編號
|
DEGASDQ 21-014
|
用人單位
地址
|
合浦縣白沙鎮大馬路148號
|
企業負責人及電話
|
邱先君/13978905354
|
用人單位 陪同人
|
邱先君
|
服務機構信息
|
名 稱
|
廣西德高仕安全技術有限公司
|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質
|
乙級
|
地 址
|
南寧市高新七路 2 號正鑫科技園實驗樓 9 樓整層
|
項目組
信息
|
組長
|
組員
|
作業時間
|
姓名
|
職稱
|
現場
調查組
|
潘恒文
|
檢測員
|
馬善發
|
2021.02.18
|
現場采樣及檢測組
|
潘恒文
|
檢測員
|
馬善發、鄺修勇、梁栩榮
|
2021.02.22
|
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摘要)
|
1. 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磷酸、一氧化碳、鈣及其化合物、硫化氫、氯化氫和鹽酸、工頻電場、高溫、噪聲。
2. 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序號
|
檢測項目
|
檢測點數
|
超標點(不合格點)
|
1
|
游離二氧化硅
|
4
|
/
|
2
|
總粉塵(TWA)
|
5
|
1
|
3
|
總粉塵(TWA/PE)
|
14
|
0
|
4
|
氮氧化物(TWA/STEL)
|
1
|
0
|
5
|
二氧化硫(TWA/STEL)
|
2
|
0
|
6
|
磷酸(TWA/STEL)
|
3
|
0
|
7
|
一氧化碳(TWA/STEL)
|
1
|
0
|
8
|
鈣及其化合物(TWA/PE)
|
2
|
0
|
9
|
硫化氫(MAC)
|
2
|
0
|
10
|
氯化氫和鹽酸(MAC)
|
1
|
0
|
11
|
工頻電場
|
1
|
0
|
12
|
高溫
|
12
|
0
|
13
|
噪聲(場所)
|
40
|
/
|
14
|
噪聲(崗位)
|
28
|
10
|
15
|
非噪聲工作地點噪聲
|
2
|
0
|
3. 主要建議:
3.1 防噪聲:針對本次電力車間汽輪機工,壓榨車間調節工、壓榨工、預灰工、制煉車間澄清泵工、給水泵工、分蜜班長、甲機工、乙丙機工、吸濾機工作業過程中接觸噪聲超標現象的建議:(1)按要求定期對工作場所作業設備進行維護及檢修,確保其正常運行,避免因生產設備老化產生高強度噪聲。(2)調整電力車間汽輪機工,壓榨車間調節工、壓榨工、預灰工、制煉車間澄清泵工、給水泵工、分蜜班長、甲機工、乙丙機工、吸濾機工工作業時間,減少作業人員接觸高噪聲的機會。(3)電力車間汽輪機工,壓榨車間調節工、壓榨工、預灰工、制煉車間澄清泵工、給水泵工、分蜜班長、甲機工、乙丙機工、吸濾機工進入噪聲作業場所時應佩戴符合要求的防護耳塞或防護耳罩,檢測的崗位中噪聲超標值最高達5.4dB(A),工作場所噪聲強度最大值為100.8 dB(A),建議給噪聲作業崗位工人佩戴3M1110耳塞,其降噪值NRR:29dB/SNR:31 dB,其降噪效果為18.6 dB(31*0.6),除了電力車間汽輪機工外其他崗位都能滿足防護要求;而電力車間汽輪機工需采取耳塞加耳罩雙重防護措施才能滿足防護要求。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部門應加強監督管理,指導工人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嚴格督促員工進入噪聲作業場所作業時正確佩戴。(4)按要求對噪聲強度大于85dB(A)的場所[如:電力車間汽輪機房,鍋爐車間給水泵,壓榨車間蔗場、拋散機旁、泵群巡檢區、槽底工作區、壓榨機作業點、蔗渣帶、預灰作業處,制煉車間泵房、澄清泵、糖糊箱、振篩間、甲糖分蜜機、丙糖分蜜機、乙糖分蜜機等]做職業病危害告知,提高作業人員自我防噪意識。
3.2 防塵:針對本次鍋爐車間蔗渣裝車工接觸粉塵濃度超標現象的建議:(1)增加鍋爐車間蔗渣裝車作點的通風除塵設施,降低作業場所粉塵濃度。(2)在現有的作業條件下,鍋爐車間蔗渣裝車工作業過程要嚴格遵守崗位操作規程,盡量減少粉塵的逸散。(3)按要求做好工作場所設備、地面積塵的定期清理工作,清理時采取有效的防塵措施,避免產生二次揚塵。(4)鍋爐車間蔗渣裝車工進入粉塵工作場所時需正確佩戴符合要求的KN95防塵口罩。防塵口罩應經常檢查,對損壞或失效的防塵口罩及時進行更換,確保防塵口罩處于正常狀態。(5)在存在粉塵的工作場所醒目處,應按要求設置粉塵警示標識,提醒作業人員粉塵對健康有危害。
3.3 防毒:(1)作業人員進入有害物質作業場所時需正確佩戴符合要求的專用防毒面具如防護綜合型氣體的防毒面具等,預防有害物質對作業人員身體健康的危害。(2)按要求做好(鍋爐爐膛作業處、預灰作業處、磷酸罐、中和反應器、石灰乳化間、硫磺爐、生化池、化驗室、沉灰池等)作業場所有害物質的職業病危害告知,提醒作業人員有害物質對健康有危害。(3)建議用人單位在生產車間設置急救箱以及急救藥品、應急防護用品等。
3.4 防暑:本次檢測時段非夏季高溫季節,檢測結果僅供參考。(1)對產生熱輻射源的設備采取隔熱、通風防護工程改造,改善作業場所通風條件,使作業場所高溫強度(WBGT指數)符合職業接觸限值規定要求。(2)合理安排作業時間,限制操作人員持續接觸熱時間;持續接觸熱后必要休息時間不得少于15min,休息時應脫離高溫作業環境。(3)保持高溫作業場所的良好通風,應對高溫作業人員供應含鹽清涼飲料(含鹽量為0.1%-0.2%),飲料水溫不宜高于15℃。
3.5 防工頻電磁場:(1)作業人員進入存在工頻電磁場危害的作業場所時,應與汽輪機保持足夠安全距離。(2)作業人員進入汽輪機房作業時應配備符合要求的個體防護裝備,做好個體防護,預防工頻電磁場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
現場圖像
影像資料
|
 

與單位陪同人合影 壓榨機作業點噪聲測量 泵群巡檢區噪聲測量
|
備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