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安全生產事故原因及預防措施
作為我國被廣泛使用的能源之一的礦產,在發掘與生產的過程中所涉及的工作人員安全一直受到企業以至于社會的廣泛關注。礦山安全生產也直接關系到員工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在實際生產的過程中,相關事故也層出不窮,這不僅僅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生產經營,還將影響到礦工的整個家庭以及企業的社會口碑。對于礦山安全生產事故的防范不僅僅需要企業職工自身的注意,還需要企業在相關環境的把控以及政府的監督等多方的合作。主要分析了礦山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原因以及相應可行的預防措施。
人身安全是一個人所應擁有的最基本的權利,而企業在雇傭工人的同時也應對職工的生命安全做出應有的保障措施。礦工作為一份危險性較高的職業,如何更好地在環境及設備等方面對礦山安全生產事故做出防范對于一個企業甚至是社會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從人的方面,加強生產工作安全意識,增加礦工安全方面常識;設備方面,加大科學技術的投入,對環境進行進一步改善及加固也有助于對相關事故的預防。本文從礦工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原因入手,提出相關建議,從而更好地預防和保障礦工作業安全。
1原因
1.1秩序混亂
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礦產資源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大大小小的礦山企業層出不窮。而其中的某些小型企業實則是不一定具備相關安全生產資格的,存在大批量的非法開采行為。與此同時,這些企業的開采環境也可能存在十分嚴重的安全隱患,秩序混亂,沒有良好的管理機制及合法流程,對于單個企業以及整個礦業開采行業都是十分不利的,這也是近年來發生眾多礦山生產事故的原因之一。
1.2法制不完善
法律作為人類行為的準則,擁有著規范人類行為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礦業相關法律制度的不完全,將導致對于相關從業人員的監督不完善,會出現各種不安全的環境搭建以及作業流程。對于礦山安全生產中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也并沒有及時的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安全生產法制意識單薄。與此同時,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也不高,導致監管工作中存在很多的管理問題,使得監管工作無法落到實處,直接影響了對相關問題的監督工作。
1.3安全意識不足
礦工的綜合素質在整個工作人群中處于較低的位置,他們對于自己工作時的安全意識也不夠高,安全生產的意識也并未時刻放在首位。且從近年來所發生的相關事件可以看出,許多的原因都是由于礦工自身的相關知識不足,工作時的疏忽大意而導致的,為實際的生產工作留下了隱患,進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1.4安全設備落后
礦山本身便屬于較為危險的山體地帶,自然環境較為惡劣,為礦工的生產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而礦產開采的技術要求也較高,在工作的過程中稍有一點不留神就可能引起重大的開發事故。而企業在為礦工準備相關工作環境及設備時,時常為了削減經費而選擇較為落后的生產設施,使得安全設備不完善,這就更加增添了礦山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2措施
2.1完善相關法律
增強執法監督檢查,保證礦業公司的安全標準,保障礦工的安全生產,通過法律的途徑約束相關企業工作規范。在監督執法的過程中,體現執法的強制性、權威性和嚴肅性,為礦業的安全生產營造一個靠譜、合理、健全的監督機制,同企業一起保障礦山的安全生產,降低事故發生概率,督促企業設立相關規章制度保障礦工的基本權利,避免秩序混亂的狀態和情況。特別是對于較小企業的監督及管理,一定要落到實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極大安全隱患的作業基地,堅決杜絕商政勾結等情況,給予每一個曠工人員安全的生產環境。
2.2培養安全意識
作為危險工作的實施者,礦工本身的安全意識也就顯得十分重要。定期設立礦業開采安全講座,發放礦山安全生產手冊,利用多種媒體進行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等,都有利于提升礦業工作者的安全意識,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進而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證企業相關工作的正常、高效執行。全社會共同參與和實行有效的監督,從而為安全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的作業環境。
2.3改進作業環境
安全的工作需要一個安全的環境,通過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改善生產條件等,都有利于解決原來的安全問題。安全的礦山生產與相關設施和工藝是密不可分的,唯有對這些方面的投入增加,才有助于從根本上保障員工的安全。與此同時,對于施工環境及設備也應該定期檢查,避免因使用過久而出現老舊或是故障的情況,從而更加有效地保障正常的生產活動,提高礦山企業的生產效益。
3結語
安全保障是保證礦山企業正常高效運營的必備條件之一,必須貫徹落實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員工的安全保護意識,才能讓員工更好地全心全意投入到礦業生產工作中,提升公司的盈利情況。在礦山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原因方面,主要需要注意到秩序混亂、法制不完善、員工安全意識不足、安全設備落后等四個方面,而在進行相關預防措施時,要特別考慮完善相關法律、培養安全意識以及改善作業環境等三個方面。此外,還可以通過調動公益組織、媒體、社會等多方面的力量,一同為礦業生產提供更加有保障的作業環境,避免相關事故的發生。